首個全國性環保管家服務平臺上線運行
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及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通知精神,推進企業和園區委托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作為“環保管家”,向企業和園區提供環境監測、監理、環保設施建設運營、環境治理等環保一體化服務和解決方案。日前,國內首個全國性環保管家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從而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
來源:環保管家服務平臺
什么是“環保管家”
在這里,有必要科普一下什么是“環保管家”?!碍h保管家”,即“合同環境服務”,是新興的一種治理環境污染的新商業模式,是指環保服務企業為政府、為企業、為園區提供合同式綜合環保服務,并視最終取得的污染治理成效或收益來收費。環保管家服務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環保托管服務,統籌解決企業或者園區的環境問題;提高決策科學性,保證服務效果,有效降低企業和園區的環保管理成本;同時降低環境產業鏈各個環節脫節產生的高昂交易成本。是傳統環保服務的升級衍生業務,全方面幫助企業實施管理服務,減少企業用人成本,提升企業環境面貌,解決企業、園區因環保而帶來的煩惱。
來源:環保管家服務平臺
環保管家服務平臺
環保管家服務平臺(你可以在百度直接搜索“環保管家服務平臺”)的服務類目主要包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咨詢與設計、工程總承包、環保設施運營、工程竣工驗收咨詢、環境檢測、環境監理、土壤和生態修復建設工程、清潔生產審核、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環境保護與生態規劃、污染場地調查評估、企業環保信用評估、環保法律咨詢、環保培訓、綠色金融、環保設備代理、綠色供應鏈服務等。
來源:環保管家服務平臺
政策依據:
2015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意見指出: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下簡稱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過繳納或按合同約定支付費用,委托環境服務公司進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第三方治理是推進環保設施建設和運營專業化、產業化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的有效措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環境公用設施、工業園區等重點領域第三方治理取得顯著進展,污染治理效率和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高,社會資本進入污染治理市場的活力進一步激發。環境公用設施投資運營體制改革基本完成,高效、優質、可持續的環境公共服務市場化供給體系基本形成;第三方治理業態和模式趨于成熟,涌現一批技術能力強、運營管理水平高、綜合信用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環境服務公司。
2016年4月,環境保護部印發《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鼓勵發展環境服務業。堅持污染者付費、損害者擔責的原則,不斷完善環境治理社會化、專業化服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第三方運營服務標準、管理規范、績效評估和激勵機制,鼓勵工業污染源治理第三方運營。意見明確指出,推進環境咨詢服務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工業園區聘請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作為“環保管家”,向園區提供監測、監理、環保設施建設運營、污染治理等一體化環保服務和解決方案。開展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試點,大力推進環境監測服務主體多元化和服務方式多樣化。
此后不久,環保部公開征求《關于加強工業園區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推進市場化第三方環境服務,工業園區應充分利用市場,積極向社會購買專業化環境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園區管理機構聘請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作為園區“環保管家”,向園區提供環境監測、監理、環保設施建設運營、環境治理等環保一體化服務和解決方案。明確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各方責任,排污者承擔治理費用,受委托的第三方治理企業按照合同約定進行專業化治理,逐步建立起“排污者付費擔責、第三方依約治理、政府指導監管”的治污新機制。在確保符合環保法律法規且向主管環保部門備案的前提下,第三方環境服務公司可與排污企業根據污染物種類、數量和濃度合理約定環境治理服務價格,實行累進梯級費率,污染負荷越大費率越高。鼓勵在第三方環境服務中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鼓勵社會機構對工業園區、重點行業第三方“環保管家”和第三方治污企業進行績效評估并對外公布。鼓勵工業園區委托第三方對環境保護情況開展環境審計并發布審計報告。